处暑节气有何特点?易发生什么灾害?
时间: 2018-08-15 11:58 来源:网络
处暑节气的来临,意味着秋高气爽的美好天气已在向我们招手了,那么处暑节气有何特点,易发生什么灾害?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人们常说“出门要看黄历”,针对2018年农历七月日子黄历有哪些忌宜的问题,小编在华易网整理了相关内容,提出了点拙见,供大家参考。

处暑节气有何特点?

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成熟。“处暑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,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。
1.气温下降
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,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。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,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弱;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,出拳出脚,小露锋芒。
2.秋高气爽
在冷高压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、干燥的冷空气,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雨季的结束,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--秋高气爽。处暑期间,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。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,若空气干燥,往往带来刮风天气;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,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。风雨过后,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。故有:“一场秋雨(风)一场寒”之说。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,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。气温下降明显,昼夜温差加大,常有雨后艳阳当空之景,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,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、肠胃炎、感冒等疾病,故有“多事之秋”之说。
3.秋老虎
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方地区,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,往往在处暑尾声,再次感受高温天气,这就是所谓的"秋老虎"。对于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,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,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,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,需要警惕。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,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,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。在此期间,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。
4.雷暴活动
雷暴活动在华南、西南和华西地区较多。在华南,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,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;而西南和华西地区,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,加之山地的作用,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。进入9月,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少雨期,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。华西秋雨的范围,除渭水和汉水流域外,还包括四川、贵州大部、云南东部、湖南西部、湖北西部一带发生的秋雨。而“华西秋雨”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并且以绵绵细雨为主,但雨量却不大,一般要比夏季少,强度也弱。

易发生什么灾害?

正所谓"处暑有雨十八江,处暑无雨干断江",这句话明显反映出处暑节气后,我国易发生旱涝灾害。处暑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,气温下降逐渐明显。处暑以后,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;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,降水逐渐减少。尤其是华北、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、保墒;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。另外,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暴雨,对华南和东南沿海影响较大,降水强度一般呈现从沿海向内陆迅速减小的特点。疾风暴雨可能带来洪水地质灾害是需要多加小心关注的。
精品测算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时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别